1、立地條件不適。杜仲屬深根性樹種,其生長發育要求土層深厚,土壤疏松、肥沃,而生產上為講求規模、集中成片,導致立地條件不適地塊也栽植。
2、種苗質量差。生產上長期采用實生苗養殖,苗木品種、質量良莠不齊,株間差異明顯,栽后生長勢失衡,林相不整齊,影響單位面積的產量和產品的質量。
3、經營管理粗放。定植前土壤未能按要求深翻,定植后又沒有適時進行擴穴,致使林木根系生長不良,甚至栽后不進行除草松土,林內雜草叢生,光照惡化,造成杜仲幼林生長發育不良。有的杜仲栽植后,未能進行必要的整形修剪,任其自然生長,造成植株主干低矮、彎曲,葉片小而色淡,新梢生長量小,生長勢衰弱。
4、栽植密度不當。部分地方造林時不顧客觀實際,盲目提倡密植,而當樹冠郁閉時又不及時進行疏株、間伐,造成林內通風透光不良,病蟲害嚴重發生。
5、病蟲害防治不力。特別是對剝皮后因機械和操作時造成損傷而發生的爛皮病,不能及時或不知道如何防治,造成整株和片林死亡或樹勢早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