黑松常綠喬木,高可達30公尺,樹皮帶灰黑色。四月開花,花單,雌花生于新芽的頂端,呈紫色,多數種鱗(心皮)相重而排成球形。成熟時,多數花粉隨風飄出。球果至翌年秋天成,鱗片裂開而散出種子,種子有薄翅。果鱗的麟臍具有短刺。
馬尾松(拉丁學名:Pinus massoniana Lamb.)喬木,樹干較直;外皮深紅褐色微灰,縱裂,長方形剝落;內皮棗紅色微黃。心邊材稍明顯。邊材淺黃褐色,甚寬,常有青皮;心材深黃褐色微紅。年輪極明顯,極寬。木射淺細。樹脂道大而多,橫切面有明顯油脂圈。材質硬度中等,紋理直或斜不勻,結構中至粗。干燥時翹裂較嚴重。
二者的區別:主要從葉片就可以簡單區分。
1、黑松和馬尾松都是兩針一束,你拽一下,發現都是兩針在一起。五針松就是五針一束。
2、葉子的硬度區分。黑松葉子粗硬;馬尾松葉子細柔下垂。五針松針葉短小。
青紅皂白:青松紅松是五針一束;皂(黑松)是兩針一束;白(白皮松)是三針一束。
馬尾松和黑松同為松科松屬常綠針葉喬木,在外形上比較類似。
馬尾松是陽性樹種,不耐陰,喜光喜溫。根系發達,主根明顯,有根菌。樹干較直,樹皮紅褐色,長縱裂,長片狀剝落。木材紋理直,結構粗,為長江流域及華南綠化造林的重要樹種。
黑松樹皮灰褐色。2針一束,剛強而粗,新芽白色,葉長6至15厘米,斷面半圓形。四月開花,花單,雌花生于新芽的頂端,呈紫色,多數種鱗(心皮)相重而排成球形。喜光,耐干旱瘠薄,不耐水澇,不耐寒。四季長青,抗病蟲能力強,是荒山綠化,道路行道綠化首選樹種。
馬尾松的樹皮是紅褐色、黑松的為灰黑色;馬尾松的冬芽為褐色,而黑松的冬芽為白色;馬尾松的針葉細軟,長12至20厘米,黑松的針葉粗硬,長6至12厘米。以上三點可作為鑒別這兩個樹種的重要手段。